先讲一个故事。
假如你在户外野游不幸被毒蛇咬了,现在有三种选择:
一种是同行人中有医生带了蛇毒血清,要给你注射;一种是你的朋友小王说,电视上好多用了血清的人反而死了,你用嘴把毒吸出来就好了;一种是导游小李拿来一团黏呼呼的绿东西,让你把它敷在伤口上,说他爸老王上次被蛇咬就是涂这个草药好的。 你会选择什么?当然是在医学上被反复验证过的蛇毒血清。
同样的道理,在选择的干预方法的时候,我们也要选择最可靠的、被实验反复验证有效的干预方法,而不是王妈李婶的偏方。
哪些方法是经过验证了的呢?
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Evidence-based practice(EBP),循证干预,是一个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名词。 有人把它类比成医生口中的特效药,奉如神明;有人认为这又是某些学者唬人的把戏,嗤之以鼻。 而最近感觉统合(SI)又被 NCAEP 认作干预自闭症儿童的 EBP 之一,一时间关于 EBP 是否有用的讨论也甚嚣尘上。
今天给大家讲讲关于 EBP 的三个常见误区,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 EBP 。
只要被认作 EBP 就说明证据十足,所以这种干预的地位就谁也撼动不了了。
有两个因素决定了一种干预能否成为EBP:
第一个是针对这种干预方法已有的研究状况;
第二个是评判所选用的标准。 已有的研究状况既包括研究的质量,又包括数量。
某种干预方法可能因为相关的研究数量较少,或者研究的质量不高而缺少足够的证据,慢慢随着研究数量和质量的提高,这种干预也会达到 EBP 标准。 感统就是这种情况。在过去十年,感统才出了 3 个较高质量的研究来支持干预的有效性,勉强凑够了数量。
第二个影响因素是评判标准。
这个评判标准又包含两点:
1. 对实验的质量的评判;
2. 实验结果是否能支撑某种干预是EBP。
这两个评判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。
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用来判断一个干预是否是 EBP 。那什么是高质量的实验呢,简单说就是能够严谨地证明干预和学生进步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实验。
研究者必须要在文章中汇报所有相关的信息(包括被试的基本信息、干预者的信息、干预的具体步骤、干预的结果等),才能证明实验足够严谨。 判断标准各有不同,但大体上很相似。我们通常管这类标准叫做 quality indicator ,就是研究的质量指标。现在常用的标准包括 What Works Clearinghouse(WWC)和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(CEC)发布的两个标准。 使用这些标准筛选研究的过程就像选美——看选手的颜值、身材、才艺,然后一一打分,符合标准的才能入围。
当按照标准把所有的严谨的高质量研究筛选出来以后,就要根据这些研究的结果来整体判断一个干预方法是不是 EBP ,主要看研究数量和实验的类型。
以 CEC 为例:某种干预要想被算作 EBP 必须有至少两篇严谨的随机分组实验为其提供干预有效的支持,而且总共的被试数不得少于 60 人;
或者四篇严谨的非随机的分组实验为其提供干预有效的支持,而且总共的被试数不得少于 120 人;
或者5篇严谨的单一被试实验为其提供干预有效的支持,而且总共的被试数不得少于 20 人。
并且证明干预无效或者负效果的研究的数量,必须少于证明其有效的研究数量的三分之一。
比方说现在有三篇高质量的随机分组实验证明某种干预有效,但是假如过一阵子又有两篇严谨的实验证明它无效,那么这种干预就不能算作 EBP 。 开头咱们提到过,感统是被 NCAEP 判断为 EBP 的, 而用 CEC 标准的人可能就不认可。那么 NCAEP 用的是什么评判标准呢? 首先他们的 quality indicator 是结合了 WWC 的标准以及Gersten et al. (2005) 和 Horner et al. (2005) 这两篇文章中列出的标准制定的。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拿这个标准与 WWC 和 CEC 的标准做一下比较,看看区别。
可以看出,随着研究的增加以及标准的变更,一个干预是否是 EBP 的状态是可能会发生改变的。
但是真金不怕火炼。一个真正有效的干预只会在新一轮的证据中越战越稳,反而是那些侥幸上位的干预才会提心吊胆。
(我真的没有在拿ABA和感统进行比较。)
这个 EBP 变来变去的,而且不同机构给出的报告也都不完全一样,以后还不一定怎么样呢,所以没有必要信。
EBP 是对已存干预研究的一个汇总,但它只代表了在现有标准下某种干预方法的可信度。随着研究的增加和标准的改变,一个干预方法是否是EBP 的状态是有可能发生改变的,这就是为什么 EBP 给人变来变去的感觉。
发生变化就说明之前的评判是错的吗?
不,只能说明我们对一个干预方法的了解在加深。
我们不再只笼统地讨论哪一种方法有效,而是更具体的研究某一种方法、在什么情景下、对什么样的学生的哪一种目标行为有效。
例如,社交故事虽然是 EBP ,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交故事并不对所有自闭症学生都有效,而只对较高功能的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行为更有效。 这种越来越具体、越来越系统的结论可能会被误解成是变化不定的,但实际上是一种进步的表现。
都是 EBP 了,那一定有效,用了学生就肯定能进步。那些不是 EBP 的,我肯定不能用了。
EBP 是最有可能带来最好干预效果的选择,但并不意味着你的学生/孩子用了 EBP 就一定有效。 就好像螺丝刀和锤子都是好工具,但是你如果用螺丝刀敲钉子,用锤子拧螺丝就会很费力。 选择好的 EBP 就跟找对象一样,要合适才行。
根据学生的情况,量身选择。非要生搬硬套,那肯定不合适啊。 EBP 的选择、计划、实施和改进这几个步骤都需要仔细的执行才能确保学生最大的益处。 那么非 EBP 的干预是否就完全不能碰呢?非也。
毕竟列举出来的 EBP 数量有限,如果没办法满足学生的需求,老师为了学生尝试新的方法是应该被鼓励的。 秉着怀疑一切的态度去尝试,并且不断收集数据。如果数据显示没有任何效果,就应该及时更换干预方法。 其实咱们一线的干预师每天在做的就是一个个小型的单一被试实验,去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帮助我们的学生。
希望以上针对三个误区的解释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EBP 。
EBP 不是万能药,但却是最有可能为学生带来切实改变的干预方法,所以是干预的首选。 入选 EBP 的你别轻狂,没选上的也莫灰心。真金不怕烈火炼,数据它也从来不骗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