哇哇推荐语:
这是云淡哥几个月前的文章,被我压到现在。
正好这周听了周立明老师的讲座,很膜拜。
希望云淡哥以后也能成为周老师这样又直又刚的科学实践者!
我们每周的 VB 讨论小组最近在讨论各种干预方法,有人提议想聊一下 OT 。
虽说不是我们的专长,但秉承着怼天怼地怼人的学习态度,我们决定要读一些 OT 的文章增加了解。
我们选择了三遍文章——
两篇发表于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;
一篇发表于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。
前两篇是对 OT 的介绍。
虽然发表的时间比较早,一个 08 年一个是 10 年,但作为入门的文章很合适。
第三篇则是实验性的文章,是对感统对于降低刻板行为的效果的研究。
文章的链接发在文末,大家有兴趣可以仔细阅读。
在没有读这几篇文章之前,我以为的 OT 是针对精细动作的干预。
比如如何握笔,如何养成好的用餐习惯等等。
在网上搜索 OT ,则蹦出来的更多是有关感统的信息。
那么 OT 到底是干什么的呢?
第一篇文章指出 OT 的主要目标是为被干预者的个人健康提供支持,并通过活动使被干预者更好地参与自己的生活。
按作者的解释, occupation 指的其实就是活动,而且是有意义的,可以为健康、幸福和个人发展带来帮助的活动。
简而言之, OT 就是通过活动来提升被干预者的生活质量。
那 OT 的活动都包括哪些方面呢?
作者列出了 7 点——
1. 日常起居活动 (如洗澡、穿衣、吃饭、如厕、个人卫生、生理健康。)
2. 功能型的日常活动(如交流、管理、做饭、购物。)
3. 休息睡眠(如何建立好的睡眠习惯?)
4. 教育(如参与各种学校活动、书写、使用电脑。)
5. 工作(如应聘技巧、工作表现、退休准备和调整。)
6. 娱乐休闲(如玩耍、探索和参与。)
7. 社交参与(如与家人、同龄人、朋友和社区内各人进行合宜的互动。)
这 7 点,你品,你仔细品。
是不是感觉包罗万象,面面俱到啊!
上到生活工作,下到吃喝拉撒睡,就没有 OT hold 不住的。
用哇哇的话说:“啥都要管,给你整个宇宙啊?!”
不过我们 ABA 其实跟 OT 也有相似之处。
我们也是管天管地的,只要是看得见、测得到的行为我们就敢管。
但这是因为我们背后有强大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为我们撑腰。
那 OT 靠的是啥呢?
是感统吗?
是动物治疗吗?
不,他们靠的是没有理论束缚。
天下之法,尽为其所用。
第二篇文章的文献搜索结果表明, 6 大干预与 OT 有关,其中前三个是跟 OT 最为紧密的。
6大干预包括——
1. 感统
2. 基于关系的互动式干预
3. 基于技能发展的干预(文中举的例子丹佛模式和结构化教学)
4. 社交认知技能干预(文中举的例子是社交故事)
5. 家长主导的干预
6. 行为干预
这6大干预你品品,你仔细品。
OT,高,实在是高!
海纳百川,集万家之所长于一身。
什么都有,也就是什么都没有。
无形,难道才是自闭症干预的最高境界?
哇哇说了,行为干预都被你包了,还能说你错吗?
第三篇文章是实验性的。
研究者针对三个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进行感统干预,整个的评测、干预过程都是由学生的职业治疗师操作和监督的。
实验结果是学生的刻板行为与 OT 干预间没有功能性关系。
相信肯定有同学要跳出来喷我们,不是说感统是 EBP 吗?
这个问题有点复杂,建议大家去回顾周立明老师的清算讲座~
读过这三篇文章后,我觉得自己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 OT ,希望 OT 专业人士给我们指正。
我们找的文章毕竟太久远,请把最新的 OT 理论教给我们吧!
我就有一个问题,有什么是 OT 能做而 ABA 做不了的或者说是 OT 做的优于 ABA 的地方呢?